三、秸秆饲料化模式
1、头饲再食型饲粮两用水稻秸秆全量利用模式
(1)模式内涵:
再生稻作为“一种两收”的生产方式,再生季成本低,管理简单,是一种高效高产轻省的周年水稻生产方式;青贮、黄贮技术是分别将水分含量较高的全株(65%左右)和秸秆原料(50%左右)通过添加适量的水分(控制在65%~70%)和复合菌剂,在厌氧条件下,使原料纤维素、半纤维素及一些木质素降解转化为易发酵的糖类,而糖类经有机酸发酵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,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。再生稻头季由于高温灌浆,稻谷做口粮时碾米品质、外观品种和食味品质较差,因此,将再生稻头季刈割全株做青贮,再生季收获稻谷后的秸秆作黄贮,不仅使再生季的产量米质大幅提升,而且又能将秸秆进行全量离田处理,通过草食动物过腹还田。青贮和黄贮后的秸秆饲料可以周年或跨年储存。以再生稻秸秆饲料为基础日粮饲喂牛、羊,通过补充适宜比例的蛋白质饲料和部分青绿饲料,可以产生正的饲料组合效应。牛、羊饲养试验表明,再生稻头季全株青贮料适口性好,饲喂效果大幅优于干稻草,与全株青贮玉米相当。
(2)模式流程:
首先通过栽培技术进行定向栽培管理,为形成再生稻头季饲料化利用提供原料基??;头季全株经过适时刈割、砸短、添加菌种密封发酵,形成品质较佳的青贮发酵饲料;头季全株也可以经过适时刈割、烘干、粉碎,添加能量、蛋白和微量元素经过配方调制制粒,形成全价颗粒饲料。再生季水稻收获后,秸秆立即捡拾打捆,装袋或裹包黄贮,形成黄贮饲料。饲食两用型再生稻秸秆全量利用的基本流程是:
水稻定向栽培→头季适时刈割→全株青贮或制?!偕就晔焓栈瘛崭鸦浦蛑屏?。
(3)主要优点:
该模式能保障草食动物粗饲料安全、稳定粗饲料供应,提供的水稻青贮、黄贮,养殖户可与种植户直接订单对接,减少中间环节,既提高水稻秸秆利用价值,又降低草食动物粗饲料成本;通过定向栽培,再生稻头季鲜草产量可达2.5吨/亩,再生季稻米产量可达450kg以上,与现有再生稻种植模式相比,显著提高经济效益;模式可以实现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、农业投入减量化、生产过程清洁化,一田两用,粮饲生产协调,助推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,推动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,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、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。
2、秸秆青/黄贮饲料化模式
(1)模式内涵:
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,通过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处理方法,添加辅料和营养元素,可以制成营养齐全、适口性好的牲畜饲料。秸秆青(黄)贮是在适宜的条件下,通过有益厌氧菌如乳酸菌等大量繁殖抑制腐败菌等微生物活动,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多种有害微生物保存饲料的目的。
(2)模式流程:
第一步,将收集的农作物秸秆通过揉丝机进行柔丝破碎,混匀,经进料斗至输送体输送到打包机罐体内;第二步,物料全部进入罐体后通过打包机和生物膜进行打包,以便储存;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,达到长期保存其营养成分的一种处理技术方法。
(3)主要优点:
秸秆通过青(黄)贮、压块、膨化等方式加工成牲畜饲料,提高了秸秆饲料转化效率,拓展了饲料来源,节约了饲料用量,有效缓解粮食供需矛盾;通过秸秆饲料化利用,缓解了禁烧压力,?;ち伺┮瞪肪?,又大幅降低了饲料企业原料成本,进而减少农村养殖业成本,增收节支,促进农业产业生态链良性发展,逐步实现“精料型”畜牧业向“节粮型”畜牧业结构转变。按现有的饲养饲料成本计算,秸秆饲料可以创造3倍左右的经济利益,可实现农户、饲料生产企业与养殖大户的多方共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