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中央强调在慎终如始、毫不放松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,要把复工复产提上重要日程。
“复工令”频频发出。除了令出中南海,各部委的视频会议、紧急通知紧锣密鼓,各地方的落实举措、复工政策密集出台。
资料图
当前,疫情正笼罩全球,中国在此时吹响了复工复产的集结号,按下了复工复产的加速键!
一
复工复产成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关键词,也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高频词?!叭绷煊虻母垂じ床?,在“复工令”下更显特殊。
让我们按下倒退键,看看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农业是如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。
武汉封城,中央强调最多的就是保证武汉人民能够有饭吃,有新鲜蔬菜吃。武汉大约有908万人,按照人体营养需求,每人每天应该吃300~500克谷类食物,400~500克蔬菜、100~200克水果,125~200克鱼、禽、肉、蛋等动物性食物,100克奶类及奶制品和50克豆类及豆制品,再加上25克油脂。按照这样的数量计算,全部加起来,不考虑种类,每人每天大概需要1100~1575克食品。那908万人每天需要多少食品呢?乘法很简单,换算也不麻烦,得出的数字是:9988~14528吨。也就是说,武汉人一天至少需要消耗将近1万吨的食品才能维持正常生活。
这是食品的重量,实则是农业的分量!
一批批驰援武汉的食品,解决的是吃饭问题,彰显的是“重中之重”!
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古人云,民以食为天。老百姓常说,人是铁,饭是钢,一顿不吃饿得慌。车可以一天不开,饭不能一天不吃。
湖北保卫战、武汉保卫战,打的是疫情防控战,更是“菜篮子”保供战!武汉人不仅一天三顿不断档,而且还能吃上新鲜的活鱼?!安死鹤印北9└?、保民生成为抗“疫”的第二战场。
这次疫情阻击战,让我们更加理解,什么叫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”;让我们更加坚定,抓农业农村工作,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;让我们更加清醒,“只要粮食不出问题,中国的事情就稳得住”。
我们不敢想象,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,如果吃饭断档会是什么样子。正是有了粮食的连年丰收,有了连续五年站稳1.3万亿斤台阶的实力,我们才有了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、阻击战的底气和硬气!因为,饭碗牢牢端在我们手里,而且装的是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。
“农,天下之大业也?!钡车氖糯蟊ǜ嬷赋?,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,必须始终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“三农”工作。
在中央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中,“三农”,每每都是重要内容之一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,强调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特别是稳产保供的重要性。李克强总理多次安排部署,要求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等稳定供应。
从2月3日到2月21日,三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,都反复强调要确保蔬菜、肉蛋奶、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。
2月23日,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,要求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。
3月4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强调,要做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。要抓好春季农业生产,做好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。要加大对贫困地区、贫困人口的帮扶,在复工复产中优先吸纳贫困地区劳动力务工就业,确保完成决战脱贫攻坚任务。
3月6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,更是对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、“点对点”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、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等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。
3月1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时,一方面强调要保障米面粮油、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,一方面要求强化“六稳”举措,统筹抓好春耕生产、农民就业增收等工作,坚决抓好脱贫攻坚各项任务。
在疫情防控中,“菜篮子”“米袋子”“稳产保供”被多次提及、反复强调;在复工复产中,“贫困劳动力”“农民工”“返岗就业”“春耕备耕”成为中央决策部署贯穿始终的关键词、高频词。
农业农村部门闻令而动,把保障“菜篮子”产品供应作为政治任务,作为当前“三农”工作的大事要事,作为应对疫情工作的重要内容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并迅速组织实施,确?!安死鹤印辈凡贸?、运得走、供得上,有力地支撑了疫情防控大局,为防疫情、保供给、提信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务农重本,国之大纲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越是面对风险挑战,越要稳住农业,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”。
在这次疫情的大考中,农业经受住了考验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再次表明,农业这个“基本盘”必须要稳住,农业这块“压舱石”必须要夯实!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、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,在认识的高度、重视的程度、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。